紀錄片《生門》鄭州點映 繼續“先看片后買票”
大型紀錄片《生門》將于12月16日登陸全國院線。12月12日,該片在鄭州瀚海北金橫店影城舉辦了別出心裁的“先觀影后買票”的點映活動。這也是《生門》在全國范圍內100場“先觀影后買票”的其中一場。
頂尖團隊歷時三年聚焦產房故事
《生門》由國內著名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執導。陳為軍導演歷來關注社會問題,最新作品《生門》則是聚焦了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。新生命的降臨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,《生門》制作團隊,歷時三年,跟蹤拍攝了多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,最終取材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,完成本片。
此前,網絡媒體曾出現轟動一時的母親生產全過程的紀錄短片,獲得了巨大的關注。而紀錄片《生門》不僅展現了產婦在生產過程中遭遇的危險和痛苦,更是將生育與更多社會問題聯系起來。當生育與醫療條件、家庭經濟,以及諸多傳統觀念、倫理道德相碰撞的時候,生育帶來的或許不盡是喜悅。影片更是從生育這一個側面,窺探了五味雜陳的生命體驗。
最“獨特”的點映 最“凝重”的觀影
點映活動中,觀眾手持“先觀影后買票”的特質電影票入場觀影。所有觀眾全程表情凝重,不少觀眾濕了眼眶。在采訪中有觀眾表示:“真實記錄血淋淋的事實,是每個人身邊都會發生的故事,這樣的影片上映太難得”、“很多人并不懂母親都走過“鬼門關”,這個片子應該多推廣,會震撼并且教育每一個人”。影片放映結束后,在場觀眾紛紛買下影票,表示認可。
該片在各大網站媒體上也以零差評記錄急劇升溫。12月6日,院線“三劍客”高軍、吳鶴滬及趙軍聯合發出“為中國電影找《生門》”的倡議博文,呼吁更多的觀眾可以來到影院,體驗一場《生門》。
優秀紀錄片或成大銀幕“寵兒”
紀錄片在中國的院線電影中一直處于嚴重缺席的狀態。但是近兩年,隨著觀眾觀影需求的豐富和變化,一些優秀的紀錄片電影紛紛登上大銀幕。然而,紀錄片與其他故事影片的區別也在于,除去娛樂性之外,紀錄片承載著更多的現實意義?!渡T》作為首部登上院線的反應國人生育問題的紀錄片,在奉獻了獨特的視角和思考之余,也提供給觀眾不同以往的觀影體驗和震撼感受。在林林總總的院線電影中,有望以鮮明的姿態,沖開一條紀錄片的“生門”。